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药

血余的功效与作用

2016-01-10 来源:未知 作者:菜刀客

化学成分

本品成分是一种优质角蛋白,含水份、灰分、脂肪、氮、硫、黑色素等。并含钙、钠、钾、锌、铜、铁、锰、砷等金属。炭制后主要成份为碳素。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实验证明血余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凝血作用:血余炭有缩短出血时间和收缩粘膜毛细血管的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收集后,洗净晒干。

2、炮炙:取净血余,干燥后置锅内,上盖一个口径较小的锅,两锅相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部贴一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焦黄色为度,离心,待凉后取出,剁成小块。药材以体轻、色黑光亮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平。入肝、胃二经。

功效主治

1、止血散瘀:血余炭味苦,性平。发为血之余,故可入血,苦泄可敬瘀,并有收涩止血之功。《名医别录》载,“止血鼻衄。”出血之症,其血出必留瘀,瘀血不除则血难止,本品即可以止血,又可以散瘀,有止血不留瘀,散瘀可止血之优,对于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等内外出血,本品内服外用皆有止血之效,为血证的一味良药,无论寒、热、虚、实之证皆可适用。亦可用于跌打损伤之出血之证。

2、补阴利尿:本品味苦,入肝肾经,味苦可泄,亦可坚阴,故能益肝肾之阴,并可利尿。《名医别录》载:血余“主治咳喘,五淋。”又《药性论》载:血余“消瘀血,关格不通,利水道。”《金匮要略》中,仲景治疗“小便不利”而用本品之例。其入滑石白鱼散而治小便不利,在猪膏发煎方中,用本品,治“诸黄”,“病从小便出”,故本晶常可配伍他药,补阴利尿,而治小便不利之证。

3、生肌敛疮:本品性平,味苦。其苦可燥湿,并具泻火存阴之性,故外用生肌敛疮。《唐本草》载:血余“疗转胞……痈肿,狐尿刺、丁肿,骨疽,杂疮。”用其配伍应用可治疗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等症,使新肉生,疮口合。

4、鉴别应用:血余和蒲黄,均为止血药,都具止血散瘀,利尿之功,但蒲黄散瘀力较强,可用于瘀血之证。而血余又具生肌敛疮之效。二者功用相似,其主治有别。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克;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宣忌】

胃虚者用之,多有吐泻之弊。

【配伍应用】

1、配百草霜:化瘀止血,百草霜功善收敛止血,并能止泻。血余炭止血散瘀,并兼利尿之功。二者同用,一散一敛,可止血化瘀,并兼以止泻,百草霜收敛止泻,血余炭可利小便以实大便,故可用于妇女崩漏,食积腹泻等证。

2、配车前子:化瘀止血,利水通淋。车前子渗湿清热,利水通淋。血余炭止血散瘀,育阴利尿。车前子得血余炭则能化瘀而止血,血余炭得车前子则利尿作用俱增,二者可用于湿热追血下行,尿少,尿痛,血淋等证。

相关内容: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