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功效与作用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具有息风通络、请肥平喘、清热定惊、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蚯蚓有直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因此地龙常用于在临床上治疗风咳(痉挛性咳嗽)。
蚯蚓能不能吃
蚯蚓是一个很好的高蛋白的食品,曾经养殖成为一种全球性热潮。干蚯蚓百分之六七十的都是蛋白质,其中含有8种我们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还有很多的酶类和维生素,是一个很好的营养食品,常被做成蛋白粉来食用。活蚯蚓也可以食用,把蚯蚓放入水中泡24小时,让它把肚子里的泥都吐掉以后可以做成菜,或将它晾干后做成蛋白粉去配各种食用。蚯蚓的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就看你能不能过心理上这一关咯!
(图:蚯蚓干品图片-干 蚯蚓)
蚯蚓的药性及主治
性味归经
【性味】成,寒。
【归经】入肝、脾、肺三经。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2、切制:洗净,切段、干燥(《药典85)》。
3、炮炙
1、酒制:取净蚯蚓段,加入黄酒拌匀,置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棕色时,取出,放凉。每地龙100公斤,用黄酒12.5公斤(《规范》)。
2、滑石粉制:取滑石粉,置锅内加热后,投入蚯蚓段,拌炒,至鼓起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辽宁)。
3、甘草制:取原药材,用清水洗净内含泥土,捞起,晒至8成干,切成1、5厘米长段,放入甘草浓汤中,浸泡2小时,捞起,晒干,即成。每1公斤,用甘草120克(广东)。
4、炒制:取蚯蚓微炒成炒黄研细(《集成》)。
5、烫制:先将砂炒热,加入蚯蚓拌抄致鼓起,筛去砂即可(《集成》)。
蚯蚓生品不利于成分煎出,由于腥味太大,也不便于服用,地龙炒与烫对成分有一定的损失,醋制品的水浸煮剂所含的成分(含氮的成分而具碱性)较生品、酒制品、 清炒品及砂烫品为高,而且醋制后,不但可去掉不良气味,还可以引药入肝更好发挥药效。(孙华材:《中成药研究》,(10):45,1982)。
(中药-蚯蚓)
功效生治
1、清热解毒:蚯蚓咸寒,入肝脾肺之经,《名医别录》曰:“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疽。《山东中草药手册》则曰:“解毒”。故本品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热狂躁,风热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等证。
2、平肝熄风:蚯蚓咸寒泄热,主入肝经,善清肝热,息风止痉。常用治惊风抽搐,肝风内动等症。
3、止咳平喘:蚯蚓气寒降泄,入肺经,能清肺两止咳、降气以平喘。若症见咳嗽雨喘,无痰或痰黄稠不易排出,甚则痰中带血,口鼻气热,口干口苦,或觉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失音,或咽喉不利,皮肤蒸热,洒渐寒热,脉细数,舌红苔黄。此乃肺火壅盛所致。可用本品治之。
4、舒筋活络:本品性寒,既有清热之功,又能通利经络。善治历节风痛,中风偏瘫等证。
5、通利小便:蚯蚓性寒,入膀胱经、能泄热结,通小便。可用治热结膀胱,症见小便点滴不通,小腹急胀难忍。或小便量少不利,尿黄赤,口干而苦,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数有力。如《本草纲目》曰:蚯蚓“主大人小儿小便不通。”
6、鉴别应用: 蚯蚓与胆南星,二药均能清热定惊,对于高热烦躁抽搐及火热灼肺之咳喘病证,均可应用。然而蚯蚓清热平肝力强,胆南星祛风化痰定惊较好。蚯蚓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热盛狂乱之证,而胆南星多用于热痰闭肺之咳喘抽搐,如小儿肺炎,急性气管炎等。
二药均可应用于中风肢体不利,半身不遂之证。但蚯蚓偏于通络,胆南星偏于祛风化痰,前者中风偏瘫时多用之,后者中风痰热昏迷多用之。
蚯蚓的药理作用
平喘作用
大白鼠和家兔气管灌流实验表明;广地龙90%醇提浸膏能明显增加灌流量,显示其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蚯蚓浸膏能对抗组织胺和匹罗卡品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使其流出量增加2~3倍以上。用广地龙提取的含氮成分20毫克静脉注射后15分钟,再静注致死量(0.6毫克/公斤)的组织胺,可保护50%的豚鼠不致死亡。
抗组织胺实验证明:琥珀酸是地龙平喘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有认为其有效成分可能6-羟基嘌呤。还有报道:从地龙的水溶性成分中提出的多种氨基酸,经豚鼠组织胺喷雾实验证明也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降压作用
广地龙热浸剂和乙醇浸出液100毫克/公斤静注对麻醉犬均呈显著的降压作用,最大降压作用出现在用药后90分钟,可维持2~3小时。对正常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广地龙热浸剂和乙醇浸出液分别以10克/公斤与50毫克/公斤灌胃,连续2周,亦均呈现显著的降压作用。用离子交换提取的地龙B1/毫升/公斤(每毫升相当于地龙4克)灌胃仍能使正常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显著下降。离体兔心灌流表明,0.001%地龙热浸剂和乙醇浸出液能引起心脏兴奋,雨0.05~1%时,则抑制之。兔0.1克/公斤灌服服后心率变慢,但采用此临床用量大15~17倍的剂量给犬灌胃时,不引起心率和心电图的改变,故以为地龙降压作用不能用抑制心脏来解释。
地龙能减弱电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引起的升压反应,有对抗苯甲酸钠咖啡因所引起的兴奋作用,故认为其主要降压作用部位在脊髓以上的中枢部分。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都不影响地龙的降压作用,说明其降压作用与胆碱受体无关;地龙不影响乙酰胆碱的烟碱样作用,似可以说明其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在第二颈椎切断猫脊髓后,地龙的降压作用消失,这也证明了地龙的主要降压作用部位是在脊髓以上的中枢部分。犬静注20毫克/公斤普鲁卡因后,可取消地龙的降压作用,故认为地龙的降压作用与某些内感受器有一定的关系。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从广地龙中提出一种引湿性淡黄色针状结晶(含量约0.2%),对离体和在位子宫均能使其紧张度增高,引起痉挛性收缩。静注1毫克/公斤,对已孕和未孕兔均可见在位子寓紧张度升高,作用维持1.5~3小时。慢性子宫瘘管兔静注3—6毫克/公斤或灌胃10一20毫克/公斤,均见子宫收缩振幅明显增大。
镇静抗惊厥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本品乙醇浸出液20毫克/公斤,其对抗电惊厥的效果与注射苯巴比妥钠20毫克/公斤相当。但地龙不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故认为其抗惊厥的作用部位在脊髓以上中枢神经。地龙抗惊厥成分和降压成分是两种不同的成分,应该加以区别和分离。
解热作用
蚯蚓能治“大热”。蚯蚓中的蛋白质经加热或受酶的作用分解后,才具解热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其解热成分系蚯蚓解热碱,化学上为酪氨酸的衍生物。蚯蚓解热碱及蚯蚓水浸剂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温热刺激引起的人工发热的兔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但较氨基比林,奎宁等的作用弱。另有以大肠杆菌引越的兔人工发热实验证明;地龙的解热成分为花生烯酸。
其它
蚯蚓煎剂对甲型链球菌呈徽弱的抑菌作用。另有实验证明;84%的蚯蚓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对人型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100%的地龙乙醇提浸出液2毫升/公斤腹腔注射可致兔血清钙降低,弼时活动减少。但此时血清钾和乙酰腮碱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中药选方收集
消癥散结经验方
【组成】炙水蛭3克、穿山甲(粉)3克、地龙3克。
【用法】把水蛭和炮山甲打粉混入胶囊,用地龙汤送服胶囊。
【功效】缓解前列腺增生。
【出处】健康之路20160327王琦:前列腺增生
副作用
地龙制剂未见严重的全身反应,但曾有肌注后引起过敏后休克的报告。故对高度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第一次注射时应观察15分钟后方可离去,如发生过敏性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血压过低或休克病人禁用。
广地龙热浸剂小鼠静注的LD50为3.85克/公斤,此浸剂0、1克/公斤连续给大鼠灌胃45天,未见毒性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的变化。蚯蚓素具有溶血作用,此素在七、八月蚯蚓的受胎期间,其毒性最强,猪如食蚯蚓过多,可引起痉挛。
(图:蚯蚓)
用法用量
内服:5~15克,鲜品加倍,煎服;或入丸、散。外用:捣烂,化水或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畏葱、盐。(《药对》)
2、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不宜用,温病无壮热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黄疸缘大劳,腹胀属脾肾虚,阴虚成劳瘵者,成在所忌。(《本草经疏》)
【配伍应用】
1、配附子:治痹证关节疼痛。地龙虫类灵动之品,走经络,通血脉,擅舒筋活络之功;附子辛大热,散阴寒,通关节,搜风除湿。二药相合,温通经脉,散寒除湿,通痹止瘸,用于治疗寒湿痹痛不能转侧,骨节烦疼掣痛,关节不得屈伸等证,是为佳对。
2、配川乌、没药: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治风寒湿邪留滞经络,以致气血不得宣通,营卫失其流畅,而见肢体掣痛,关节伸屈不利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治宜祛风、舒筋、活血三者兼顾,乌头祛风湿,地龙舒筋络,没药行血气,合而用之,风湿得去,经络得通,经血畅行,诸证可愈。
3、配蜈蚣:二药同为平肝熄风,定痉止搐要药。蜈蚣熄风力强,对于抽搐频作、手足颤抖、舌强言蹇,头摇不止等疗效较好;地龙搜风力胜,对于四肢痉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疗效好。二药相伍,同入肝经,可增强熄风止痉之效,是为常用的熄风药对。
4、配夏枯草:治肝火上炎,因致头痛眩晕者。地龙咸寒,降肝火,熄肝风;夏枯草苦寒,泄肝火,平肝阳。二药配伍,同入肝经,清肝泄火,功专力宏。据现代药理研究报道。地龙及夏枯草均有降血压的作用,试用于多种高血压瘸盼治疗,效果良好。
5、配天麻:治眼黑头旋,偏正头痛。多由肝血不足,虚风上扰所致。天麻专入肝经,为熄风要药,味甘性平,缓肝之急,虚风内作,非天麻不治。地龙虫类灵动,走而不守,清泄肝火,通利血脉,凉肝熄风,解痉止痛。天麻合地龙,一长于缓肝熄风治晕,一长于通络熄风止痛,二者相辅相济,平熄内风,治晕止痛,收效甚著。
6、配黄连:清热勰毒,消肿散痫。用治热毒痈疽,疗疮或无名肿毒,既可煎汤内服,又可局部涂抹外用。地龙解毒消肿,为治疮疡肿毒之要药;黄连苦寒,泻火解毒力强。痈胂疔毒之证,大多火毒所为。单用地龙虽能解毒疗疮,但清热泻火力弱;独用黄连虽能清火泄热,拔毒消肿力弱,二药同用,相须相使,大增清热拔毒,消肿止痛之功,
7、配桑白皮:用治肺热伤阴,肺失清肃之咳喘。二药皆辛,同入肺经。桑白皮质润而味辛,液以润燥,辛泻肺,偏入气分,主去肺中邪热。地龙肉质轻而性寒,轻以去实,寒以胜热,兼入血分,主泻肺中伏火。二药相伍,相须为用,一气一血,清肺热而不伤阴,护阴液而不致恋邪,治肺热阴伤之咳喘,多有神功,尤宜于正气稍弱,伏火不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