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药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2016-01-10 来源:未知 作者:菜刀客

别名异名

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神农本草经》),即藜(《名医别录》),白蒺藜(《药性论》),休羽(《本草纲目》),三角蒺藜(《本草求真》),旱草(《本草经解》),杜蒺藜(《圣惠方》),三角刺(《中国药植志》),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苏植物志》。

刺蒺藜

(刺蒺藜)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1、降低血压作用: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生物碱部分对犬血压无影响,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压作用。

2、利尿作用:本品在印度民间作为利尿剂用;在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实验中,利尿作用并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剂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的存在。但有人认为除了钾盐外,生物碱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

3、其他:蒺藜生物碱及水溶部分均能抑制大鼠小肠的运动,与乙酰胆碱表现拮抗。植物提取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植物中含有毒性剂量的亚硝酸钾(实际上植物只含硝酸钾,吃入体内后,被酶还原成亚硝酸钾);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产生窒息。

刺蒺藜

(刺蒺藜)

加工炮制

1、净制:洗净泥沙,除去杂质。

2、炮制:

①炒蒺藜取净剂后的蒺藜即净蒺藜,置于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去刺。

②盐蒺藜:取净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每100斤蒺藜,和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取出放凉。注意,须置阴凉干燥处,密闭。

③《雷公炮炙论》:“凡使蒺藜,拣净,蒸,从午至酉,出,日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日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肝、肺二经。

功效主治

1、平肝潜阳: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经,果实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最效。

2、疏肝解郁:本品辛散通郁,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胁疼痛,不舒,太息,乳闭不通。《植物名实图考》曰:“蒺藜,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滞气,疼痛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

3、祛风明目:本品辛散祛风,苦能泻火,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经逢原》曰:“刺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品入肝经,辛能散,寒能清,清泻肝热,凡目赤肿痈,羞明流泪,证属肝热上扰目窍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4、祛风止痒: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如《名医别录》曰:“即藜,主身体风痒,小儿头疮。”

5、散结祛瘀:本品辛温,可散结祛瘀。用治瘕积聚、痈疽、瘰疬、乳岩等。如《神农本草经》曰:“本品主恶血,破瘕结聚,喉痹,乳难。”《本草汇言》曰:“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瘕之药也。”

鉴别应用

①刺蒺藜平肝散风。用于头痛眩晕等;炒蒺藜长于活血祛风,用于目赤肿痛等;盐蒺藜即可平肝解郁,又补肾明目,用于高血压病,头目眩晕。

③刺蒺藜与沙苑蒺藜 沙苑疾藜甘温,善于补肾滋阴以治下;刺蒺藜苦寒,长于清泻肝火以治上。”

用法用量

内服:6―9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亦可水煎洗患处。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乌头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2、本品苦辛,行气化瘀,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配伍应用】

1、配沙苑蒺藜:沙苑蒺藜甘温,柔润而降;刺蒺藜辛苦平,性升而散。前者善于补肾以治下,后者长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补肝肾最效。

2、配制首乌: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视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昏,须发早白。

3、配白僵蚕: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风,以肝气郁结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两药合用,平肝祛风,镇惊止痛。可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诸症。

4、配滁菊花:两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滁菊花偏于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阳上扰,止眩晕,散风热或肝郁化热生风之头痛等有效。

5、配茯苓: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和中,对肝脾湿阻有标本兼顾之效;刺蒺藜苦泄辛散,能平肝、疏肝。二药相伍,一渗一散,利湿平肝,使湿浊去,清阳升而头晕止,肝气平,不致犯胃则胃疼除。

6、配白薇:刺蒺藜平肝、疏肝;白薇清热、凉血。二药相伍,清肝凉血,止眩明目。

7、配川楝子:本品苦泄辛散,能疏肝散郁,川楝子苦辛散行,理气止痛。二药相伍,疏肝和胃,治肝气横逆犯胃,胁痛,脘痛最宜。

8、配合欢皮:合欢皮宁心祛瘀,消肿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二药相伍,用治血虚肝郁,胸肋刺痛,肝脾肿大,周身刺痒者。

刺蒺藜

(刺蒺藜)

相关内容:
『 猜你喜欢 』
  • 化橘红的功效和作用-化橘红是啥

    现在有一种常用的中药——化橘红。化橘红其实上是一种柚,叫化州柚,这种柚生长非常局限,价格也非常贵,生长于广东省的茂名化州地区,道地性非常强。化橘红的功效与橘子皮很相似,

  • 一口血草药图片-中草药一口血野生图片

    一口血是苗药的一种,在苗药中经常用到,是一种比较稀少的品种。 一口血-正面 一口血-背面

  •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木香花图片

    木香是什么 中药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

  • 天王补心丹的功效与作用-天王补心丹配方与功效

    天王补心丹的功效与作用,天王补心丹中的君臣佐使,天王补心丹服用方法,天王补心丹歌诀。【阴虚火旺的表现】。天王补心丹的功效与作用天王补心丹出自于明朝洪基的《摄生总要》

  • 螺旋藻_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的介绍,螺旋藻的作用。螺旋藻的介绍螺旋藻在生物学上叫节旋藻,生长在湖泊或人工养殖,是一种低等的原核生物,长度大概在200~500微米的数量级,宽在5~10微米的数

  •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平,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清肝燥湿。 【传统应用】 主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疹,痢疾腹痛,风火赤眼等病症。 本药用于传统单方千里光汁(《本草纲目》

  •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

    性味功效,传统应用,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临床体会,副作用。性味功效味苦、酸、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热疖疮痈,痄腮,丹毒,咽喉肿痛,尿血

  •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杏仁的药用价值首先记载在我们中医第一部药学专著《神龙本草经》上。《神龙本草经》上不但给我们记载了杏仁的药用价值,同时时也描述了杏仁的毒性,被列为下品。安陵容吃苦杏仁致死

  • 黄荆叶的功效与作用

    (《纲目拾遗》) 【异名】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来

  • 余甘子图片 功效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余甘子图片 余甘子 清热凉血、生津止渴 余甘子小档案 别名:柚柑、滇橄榄、庵摩勒、土橄榄、望果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酸、涩;归胃、肺经 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