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药

麻黄的功效及作用-麻黄图片

2016-01-10 来源:网络 作者:菜刀客

正名释名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麻黄科值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茎质。本品味麻色黄,故名。

麻黄的功效作用

(图:麻黄的功效作用)

别名异名

龙沙(《神农本草经》),卑相、卑盐(《名医别录》),狗骨(《广雅》),草麻黄、色道麻、洁力根(蒙古)。

处方用名

麻黄、生麻黄、去节麻黄、蜜炙麻黄、炙麻黄、麻黄绒。

药理作用

1、兴奋中枢神经: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2、影响汗腺分泌 :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

3、抗过敏: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

4、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

5、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6、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用水,盐水及尿素(Urea)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

7、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

麻黄图片

(图:麻黄)

归经

入肺、大肠、心包、膀胱四经。

功效主治

1、发汗解表: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2、宣肺平喘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

3、利水消肿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4、散寒通痹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 “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

鉴别应用

①麻黄发汗力大小,以桂枝配伍为转移,麻黄用量大于桂枝,则发汗力峻,麻桂等量,则发汗力缓,桂枝用量大于麻黄,则发汗力微。

②发汗用于麻黄茎,止汗用麻黄根;发大汗去节,即净麻黄;发小汗水炙或蜜炙,即炙麻黄;麻黄绒发汗力最弱。

用法用量

内服:1、5―9克,汤煎。宜先煎,去水面浮沫。《名医别录》曰:“麻黄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或入丸,散。外用亦可。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厚朴为之使,恶辛荑,石苇。

2、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咽喉干燥者,气喘属虚者,皆当忌用。

3、一定剂量的麻黄碱能对抗麻黄油乳剂引起的小鼠镇静作用及兔全身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麻黄油乳剂只表现抑制作用,麻黄碱并不能拮抗此作用。麻黄油乳剂在不影响肌紧张的剂量时,对兔呼吸运动呈先兴奋后抑制,麻黄挥发油乳剂Vl服安全度很大,注射于家兔腹部或耳部皮下组织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麻黄中的重要成分——麻黄碱

(图:麻黄中的重要成分——麻黄碱)

加工炮制

1、净剂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木质茎,残根,淋水稍润,切段,晒干,筛出灰屑。

3、炮炙

①蜜制 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段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麻黄100千克,用蜜20千克。

②制绒取麻黄段碾成绒筛去细

③蜜制绒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④炒制取麻黄,炒至微焦。

⑤生,甘草制取甘草,生姜煎汤,煎至味出,趁热浸泡麻黄段,浸后晒干。每麻黄500克。用生姜30克,甘草30克。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

【配伍应用】

1、配桂枝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世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佳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2、配杏仁能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孩疹子,当能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3、配白术,麻黄宣通肺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白术键脾燥湿,以土制水,助运中焦,输布水湿。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伤寒论》越婢加术汤,即以麻黄配白术,治“湿家身烦疼”。

4、配石膏,麻黄石膏互伍,麻黄辛温,石膏大寒,重用石膏,轻用麻黄,寒热对消,麻黄只用其辛,而不用其温,合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治。这与麻黄配桂枝,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则有寒热之不同。《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5、配附子治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仅用麻黄开腠,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有大汗亡阳之虞,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6、配细辛治太阳少阴两感证。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一汗而解。《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

7、配熟地,熟地滋肾,温补营血,麻黄辛温,善于发表。熟地与麻黄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熟地与麻黄相伍,则麻黄随熟地而走,麻黄之辛,辛能通滞麻黄之温,温能散寒。主治阴疽寒凝之证。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王化医存》曰:“麻黄少同熟地多,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

方剂制剂

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用治因感受风寒之邪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的伤寒表实。《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杏仁、甘草。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3、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三方用于外受风寒之邪,内有郁热的表寒里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论》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4、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本方治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的表寒里饮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伤寒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本方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症。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烦渴,面赤唇红,有汗或无汗,舌苔白或黄,脉滑而数者。《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麻黄、杏仁、薏茹仁、甘草。本方用治风湿在表的风寒湿证。证见:身痛,脉浮者。《金匮要略》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7。射于麻黄汤(《金匮要略》)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太枣。本方用治寒饮郁肺的哮喘病。证见:咳嗽、哮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吐涎沫,不得平卧。《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8、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甘草。本方用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的表里俱寒证,或水肿,小便不利的虚寒证。证见: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9、阳和汤(《外科全集》)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本方主治阳虚阴寒的阴疽证。证见:患处漫肿无头,疼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的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证。近代有用治淋巴结核,腹膜结核,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见阳虚之象者。

10、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本方用治伤寒表邪未解、兼有湿热黄疸者。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面目发黄,尿黄赤等。《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召赤小豆汤主之。”

11、通宣理肺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加减) 紫苏叶、葛根、麻黄、前胡、杏仁、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黄芩。剂型:蜜丸,每丸重 9克:每服一丸;每片重0、55克:每服四片。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均日服二次。功效主治散寒解表,宣脯止咳。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气促,咽痒,痰稀,肢酸身倦,舌苔白润,脉浮滑等证。

12、冲和丹(发汗解热丸《六科准绳》) 麻黄、羌活、防风、荆芥穗、薄荷、细辛、川芎、白芷、苍术、当归。剂型:蜜丸。每丸重6克。服法用量: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功效主治:辛温解表,发汗解热。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颈项强直,骨节疼痛,鼻流清涕,鼻塞身重,咳嗽气促。


 

相关内容:
『 猜你喜欢 』
  • 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海螵蛸是什么东西

    乌贼骨介绍,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炮制,来源,性状,鉴别,贮藏,参考资料。别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7、家用乌贼骨治胃病。乌贼骨介绍乌贼骨又叫海螵蛸,是位于乌贼背部的一

  • 一口血草药图片-中草药一口血野生图片

    一口血是苗药的一种,在苗药中经常用到,是一种比较稀少的品种。 一口血-正面 一口血-背面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麦冬草图片

    性味与功效,传统应用,传统方剂,主要成分,麦冬的食用方法,麦冬用法及方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剂量与用法,注意事项,麦冬相关记载。别名,1、莲子百合麦冬汤,2、生脉散,

  • 香蒲的功效与作用

    香蒲味甘性平,入脾肾二经,具有补脾益肾之功,主要用于脾肾不足引起的牙齿松动,目昏,耳眩等证。 药材鉴别 本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长,有须根,八九月收叶,质硬,有韧性。《本

  •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平,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清肝燥湿。 【传统应用】 主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疹,痢疾腹痛,风火赤眼等病症。 本药用于传统单方千里光汁(《本草纲目》

  • 全蝎的功效与作用-全蝎图片

    蝎子介绍,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加工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宜忌配伍,各家学说。蝎子介绍别名:虿(《诗经》),虿尾虫(《说文》),中药名“全蝎”。(全蝎)主要

  •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石决明图片

    别名异名 真珠母(《雷公炮炙论》),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本草纲目》),鳆鱼甲(《神农本草经集注》)。 (石决明) 药理作用 有清热,镇静,降低血压,拟交

  • 穿山龙-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穿山龙是什么 穿山龙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色。茎左旋无毛。叶互生掌状心形,变化较大,全缘。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无柄,花被6裂,

  •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覆花味咸性温,可以治疗结气、胁下满、惊悸,有除水的作用。

  • 瓦楞子的作用-健胃饮_图片

    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20170817《海洋药物总动员》。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世杰。主要内容:乌贼骨的药用价值,家用乌贼骨治胃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