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药

淡豆豉-功效与作用

2014-11-29 来源:菜刀客养生网 作者:菜刀客

豆豉是什么

豆豉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出来的,到东汉时代成为应用广泛的药材。淡豆豉别名:香豉、淡豉,由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经蒸罨加工而成。淡豆豉呈椭圆形,表面黑色,皱缩不;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具有发汗解表,补虚除烦,宣发郁热,补肾安胎、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等。

豆豉

豆豉的分类

1、按发酵微生物的不同分为细菌类和霉菌类,霉菌类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又可分为米曲酶、毛酶、根酶等。只有以枯草杆菌发酵而成属于细菌类的豆豉(如:纳豆),其它都属于霉菌类的豆豉。细菌类的豆豉会出现拉丝状。

2、按形态分:按水分的少、中、多分为干豆豉、湿豆豉、水豆豉。

3、按加不加盐分:加盐的叫咸豆豉,不加盐的叫淡豆豉。咸豆豉多用做调料,淡豆豉多用于药用。

4、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淡豆豉(www.caidaoke.com)

淡豆豉(www.caidaoke.com)

功效与作用-选方

1、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鼓薤汤)

2、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3、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4、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5、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药性论》)

6、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7、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中药-淡豆豉

(中药-淡豆豉)

选方收集

葱豉汤

【配方】淡豆豉50克、葱白3根;

【制作】加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

【功效】顿服发汗,如果不出汗,加倍服用一次。用于早期轻微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的患者。

抗衰降脂饮

【配方】淡豆豉10克、生5克、陈皮3克;

【制作】煎煮10分钟,每天早晨服用。

【功效】消食降脂,保护心脑血管。

【适应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凝、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症、食少腹胀、大便不畅等兼有热症者。

【出自】养生堂20141126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豆豉和胃方

【组成】淡豆豉10克、萝卜15克、陈皮10克。

【用法】煮水喝,一天三次。

【功效】治疗积食。

【出处】养生堂20160307豆豉的功效

豆豉解表方

【组成】淡豆豉10克、香菜根10克、葱白5克、姜10克。

【用法】煮水,一天三次。

【功效】治疗风寒感冒。

【出处】养生堂20160307豆豉的功效

豆豉解表方(二)

【组成】淡豆豉10克、萝卜15克、白茅根15克。

【用法】煮水,一天三次。

【功效】治疗风寒感冒。

【出处】养生堂20160307豆豉的功效

栀子豆豉汤

【配方】炒栀子10克、豆豉10克。

【主治】心烦、入睡困难、烦闷难受、胸闷憋气、有食欲但吃不进去。

【解析】临床用豆豉除烦,往往要搭配上栀子合用。豆豉透热于外宣解,栀子导热下行清泄。此二药合用,是《伤寒论》当中著名的方元,被称为栀子豉汤。

【出处】养生堂20160307豆豉的功效

功效与作用-记载

1、“曲蘖盐豉千瓦”——《史记》(曲:一种发酵剂;蘖:一种植物;豉:豆豉)

2、“幽菽”,大豆煮熟后,经幽闭发酵而成,后更名为豆豉——《中国化学史》

3、鉴真和尚渡所备物资曰:“备办海粮。红绿米、苓脂一百石,甜豉三十石。”——日本·《唐大和尚东征传》真人元开

4、“淡豆豉有安胎孕的功效”——清·《会约医镜》罗国纲

5、"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明·《本草纲目》李时珍

6、"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清·《本经逢原》张璐

7、"安胎孕。"——《会约医镜》

8、"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西汉·《名医别录》刘向

9、"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唐·《药性论》甄权

10、"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日华子本草》(年代作者不详)

11、"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珍珠囊》张元素

12、“释饮食: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如嗜也。”——东汉·《释名·释饮食》刘熙

13、“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淡豆豉)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4、“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明·《本草汇言》倪朱谟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剂。

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适用宜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血栓患者。

《本草经疏》:"凡伤寒传入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相关内容: 豆豉
『 猜你喜欢 』
  • 豉香爆扁豆的做法-豆豉扁豆的做法

    (豉香爆扁豆) 厨师 中国烹饪大师、 鲁菜 创新大师、世界知名餐饮杂志推荐主厨 张少刚 。 食材调料 扁豆、豆豉、肉丝、盐、料酒、 鸡蛋 、淀粉、生抽。 制作步骤 1、

  • 鼓香炒凉粉的做法-凉粉炒豆豉-凉粉怎么炒好吃又简单

    (鼓香炒 凉粉 ) 厨师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调高级应用配餐师 夏天 。 食材调料 凉粉、豆豉、蒜末、生抽、老抽、香油、醋 、白糖、青红椒。 制作步骤 1、凉粉切大

  • 走油豆豉扣肉的做法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750克 调料:酱油25克,盐2克,豆豉50克,花生油60克,江米酒50克 制作方法: 1。用烧红的烙铁烙尽五花肉皮上的余毛后,将肉放在冷水中刮洗干净; 2。锅内

  • 豆豉蒸鱼仔干的做法

    食材:干河鱼仔200克、黄姚豆豉10克 配料:蒜蓉10克、姜蓉5克、三花酒5克、生抽10克、蚝油10克、红辣椒、葱花适量 特别准备:肥膘肉10克 制作方法: 1、干河鱼仔用水洗净,沥干,整

  • 豆豉红烧鱼的做法

    活鲤鱼(活草鱼、罗非鱼),收拾干净后,两侧划开几道,过油炸。 肥肉一小快切成丁。豆豉少许(1-2两)。葱、葁、蒜。 在炒菜锅里放少许油,烧热。放进肥肉丁,煸炒,再放进葱

  • 豉焖三彩椒的做法

    主料:柿子椒350克 调料:豆豉5克,酱油5克,香油5克,白酒5克,辣椒油20克,味精1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2克,植物油30克 制作方法: 1。先将红辣椒、黄辣椒、青辣椒去蒂洗净分别切

  • 湖南蛋的做法

    湖南蛋 主料:鸡蛋 调料:酱油葱蒜豆豉朝天椒 湖南蛋的做法 嫌煮鸡蛋平淡无味吗?换个加工方法,煮鸡蛋一样也是下饭菜。 鸡蛋煮熟,省火煮鸡蛋的方法见这里:省火煮鸡蛋的小窍

  • 豆豉蒸鳕鱼的做法

    豆豉蒸鳕鱼 原料:鳕鱼一块、西兰花一块 调料:老干妈辣酱、盐、料酒、糖 1、鳕鱼自然解冻后,清洗干净。用一点点盐、料酒腌2个小时。 2、锅里放热水,将腌制好的鳕鱼放在盘子里

  • 豉汁蟠龙鳝的做法

    主料:河鳗750克 辅料:淀粉(蚕豆)3克 调料:白砂糖3克,大蒜(白皮)3克,盐5克,辣椒(红,尖,干)3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豆豉3克,香油3克,老抽3克,花生油40克 肉质爽滑,肉味鲜美,有浓郁的

  • 煎酿青红椒的做法

    主料:虾仁300克 辅料:青椒30克,辣椒(红,尖)50克 调料:豆豉5克,大蒜(白皮)3克,大葱15克,芡粉35克,植物油50克,盐10克,味精10克,酱油10克 制作方法: 1、将虾仁去泥肠,加生